应中国古代文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张震英教授的邀请,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丁放教授于2015年5月28日晚7时在易彩堂204教室作了题为《唐诗学研究的历史与未来》的讲座,讲座由翟鹏玉研究员主持。

讲座伊始,丁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分享了诸如研究学术要严谨、要从原始材料出发、所有的艺术是相通的等学术心得与教诲。随后,丁教授从唐诗学的正名讲起,从唐诗学的发源流变、唐诗通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唐诗文献学的研究成果、唐诗艺术学的发展,以及唐诗文化学的研究现状、唐诗语言学研究和唐诗接受史研究几个方面全方位论述了唐诗学研究的现有成果,和现有成果基础上的不足与薄弱之处。

结合对唐诗学研究历史宏观的、多角度的把握,丁放教授就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诗学研究”这一课题为发端,从三点论述了唐诗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与可行空间:首先,唐诗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唐诗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设。相对于诗经学、楚辞学、红学这样的学科,唐诗学的学科建构依然不够充分,关于唐诗学的个别成果已经很多,但是缺少对这些成果的汇总整理和再研究,缺少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第二,这个课题可以填补以往唐诗学研究的不足。唐诗文学虽然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比较热门,成果较多,但是仍然有很多相对空白的地方,比如诗话的阐释史、唐诗艺术本体的研究与再研究、唐诗学与史学、哲学、方言、音韵、选本的整理和研究,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第三,此课题可以深化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诗学的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经历漫长的演变到达唐代,达到高峰,到了宋朝变为宋调,从此中国诗歌便一直在唐宋之间,兼及汉魏中徘徊,于此,对唐诗学的研究将逐步理清中国古代文学与诗学的一些难点与重点,符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建设与需要。
丁教授的讲座平易严谨、详实有序,令在座的研究生深受启发。丁教授同时讲授了诸如文史哲的融会贯通、文章的写法等等具体的学习与写作技巧。在提问互动环节,丁教授针对目前学者在唐诗学史料方面的一些困惑做了深入浅出的解答。最后,翟鹏玉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阐发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